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鄱陽湖不能倉促建水利樞紐(圖)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,鄱陽湖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。


  三峽大壩建成後,長江下游的鄱陽湖水位出現下降現象。2009年年初,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構想,包括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。此後,當地政府一直為工程作各種准備。

  


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效果圖。

  (2014年)7月25日,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方案,相關結果可能在近期發布。這直接引發社會各界對於該水利樞紐的進一步質疑。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隨後發出了反對該工程的公開倡議書。

  以WWF官員為代表的專家認為, 鄱陽湖不應該再建水利樞紐,工程一旦建成,對當地生態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。為此,他們“斗膽叫停”該水利樞紐。

  多年未批的工程

  鄱陽湖水利工程的修建,經歷了曲折的過程。

  2009年年初,江西提出建設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的構想並申報國家戰略。同年12月12日,國務院批復該《規劃》,但是作為《規劃》中重要部分的翻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被要求“單獨論證”。

  此後,江西省專門設立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,主要負責工程的課題研究、方案規劃、資料采集等一系列工作。這引起WWF的長期追蹤關注。

 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。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僅有的兩個通江大湖,它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防汛以及生態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同時,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,大量濕地候鳥種群皆匯於此;這裡也是紅色名錄極危物種——長江江豚的重要棲息地。

  WWF中國對外聯絡部高級官員徐超向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表示,鄱陽湖的生態狀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波三折,水位經歷了從早期的迅速下降到趨勢減慢再到近十年來的再次下降。早先的一些工程對鄱陽湖的生態系統已經造成威脅,而該項目的建設將給生態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。

  難以預計的危害

  在專家看來,鄱陽湖一旦興建水利樞紐,將在多方面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害。


  目前,世界上僅存的4000只瀕危物種白鶴有98%在鄱陽湖過冬。來自國際鶴類基金會的蘇麗英向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指出,鄱陽湖水壩一旦建成,如此快速劇烈的生態環境改變將使鳥類無所適從。“鴻雁、白鶴、白鸛等瀕臨滅絕的鳥類,在大壩合龍之後,物種滅絕的可能性非常大,潛在威脅性已經達到90%。”

  早在2007年,就有學者指出鄱陽湖已經成為長江江豚的最後避難所,而此次水利工程的修建,將使得長江江豚的洄游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。而由此引發的湖水流速減慢、有機質富集,對江豚生存環境造成惡劣影響。

  “長江江豚是肺呼吸的哺乳動物,從空氣中獲取氧。它的超聲波不能感知魚網等雜物,加之水利工程落成後冬季湖面水流緩慢更易結冰,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江豚‘淹死’。”中科院南京地湖所研究員姜加虎向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指出。

  此外,鄱陽湖水利工程修築時間長,湖區通航及漁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。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就指出,冬天的鄱陽湖有可能就是一湖死水。

  不能倉促上馬

  在專家看來,水利樞紐的建設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影響深遠。

  姜加虎表示,水壩的建成將可能使洪澇災害增加並更難控制,且工程一旦運行,不僅將影響長江下游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的供水安全,而且必然會延長鄱陽湖換水周期,降低其自淨能力,從而導致已處於中度富營養化的水質更趨惡化。“在此修建水利樞紐沒有任何好處,根本就是破壞。”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7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